帶寬單位:Mbps、Mb/s、MB/s、M/s該如何區分?
目前服務器市場上,IDC廠商對自家提供的服務器帶寬描述起來是五花八門,什么10MB帶寬呀,10Mbps帶寬呀,10Mb帶寬呀,還有10M帶寬之類的,這里的10MB、10Mbps、10Mb、10M到底是什么概念呢?能傳輸多少數據?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朋友可能會感覺云里霧里的,那么服務器帶寬該如何區分呢?如何簡單理解呢?相信看完這篇內容你就豁然開朗了!
首先是“Mbps”,其全稱為Million bits per second,意為每秒傳輸百萬位(比特)數量的數據,而這里的bit(比特,1比特等于1個位)是表示數字信號數據的最小單位。
而“Mb/s”中的Mb與Mbps中的Mb意義相同,均表示百萬位(比特)數據數量,所以Mbps=Mb/s。
還有更簡單的“M/s”,其實和上面兩種是一樣的說法,是簡化版的Mb/s。
對于“MB/s”,其中的MB表示Million Bytes(百萬字節),Byte(字節)是計算機用于計量存儲容量的一種計量單位,計算機存儲單位一般用B,KB,MB,GB,TB,PB,EB,ZB,YB,BB來表示,比如一張清晰度為高清的圖片大小約為幾百KB,一份幾千字的txt文檔約為幾十KB,一段一分鐘的高清短視頻約為幾MB。如下圖。
bit(比特)和Byte(字節)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?1Byte(字節)=8bit(比特/位),在計算機中每8位為1字節,也就是1Byte=8bit,當在用Bytes/s和bits/s來表示網速時,于是就有1MB/s=8Mbps=8Mb/s。通俗點記憶就是字母越大,數值越大,大8倍。
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↓
10MB/s的意思是:1秒鐘可傳送10MB的大小的數據量。
10Mb/s的意思是:1秒鐘可傳送10Mb的數據,換算成字節就是1.25MB的數據量。
10Mbps和10Mb/s意思相同,也是每秒可傳輸1.25MB的數據量。
10M/s的意思也就是10Mb/s,換算成字節就是每秒傳輸1.25MB的數據量。
為什么表示IDC廠商對于帶寬的表述一般都用的是Mbps?
前面也提到了,bit(比特)是表示數字信號數據的最小單位,所以網速一般都用bit/s來表示也就不難理解了。而且實際上Byte(字節)只有在表示數據存儲時才有意義,因為傳輸中的數字信號并不是必然按照8bit為1組來計量的。
但在實際生活中,MB/s的單位才更為方便我們對網速的理解,因為它是和數據存儲容量直接掛鉤的,雖然絕大部分網速或帶寬單位都是Mbps或者Mb/s(甚至直接簡化為M),但是相信閱讀了本文章,把它們轉換為MB/s也變得很容易。
最后引申一下和服務器租用有關的知識,那就是我們在選擇服務器時,該如何評估所需的帶寬大小呢?
1,如果你是純文字+圖片性質的網站,假設頁面的標準尺寸大小為:60KB。通過計算大致結果是,10Mbps的帶寬,支持的連接數大約為170個,日均幾萬IP應該問題不大。
2,如果你是視頻站,清晰度一般的情況下。10Mbps的帶寬,如果按照1個人100Kb/S的速度,理論上可以支持100個人同時觀看,當然這是理想狀態,除去其他的損耗,大約可以滿足50~80人同時在線觀看。
小編覺得,甚至對于一些新手站長或個人站長來說,1M的帶寬都綽綽有余了!
對于剛起步的網站或者業務量暫時較小的網站,可以選擇配置更為靈活的云服務器,比如香港云服務器,后臺就能升級帶寬或其他配置,非常的方便。
所以說,帶寬10M其實對于大部分網站來說是夠的,但如果你的業務比較龐大,訪客量很高,或者是做直播、高清視頻、流媒體類的業務,那么顯然是不夠的,在這種情況下,選擇香港大帶寬服務器或者美國G口服務器會更好一些。
版權聲明:本站文章來源標注為YINGSOO的內容版權均為本站所有,歡迎引用、轉載,請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來源及原文鏈接。禁止復制或仿造本網站,禁止在非www.danzhou8.net所屬的服務器上建立鏡像,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友推薦、互聯網收集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參考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有內容涉嫌侵權,請聯系alex-e#qq.com處理。